
扬州,是长江与大运河、长江经济带与大运河文化带的交汇之地。致力打造新时代“交汇点城市”,扬州这十年,是提升城市格局、凸显城市个性,超越自我、奋起直追的十年。
十年来,扬州聚力产业创新,聚力区域融合,聚力绿色转型, 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933亿元,2021年增长至6696亿元。如今,这座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的城市,唱响了新时代的“运河号子”,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九条产业链提质增“智”
2012年5月,扬泰机场建成通航,但航空产业远未进入扬州人视野。2019年,渖阳飞机设计研究院在扬州创立协同创新研究院。随着中航机载共性技术工程中心和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等重点专案的落户,扬州目前已有航空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近百家,形成了“飞机主机+机载系统”的软硬体兼备的产业发展体系。
新时代的十年,扬州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航空、生物医药、新一代资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等五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近5年来,扬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速10%,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已达42%,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扬州不仅在新兴产业上寻求从无到有、异军突起的路径和爆发点,在传统优势产业上也一路披荆斩棘,蹚出了一条求新求智之路。该市以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为主攻方向强链补链,聚焦9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产业科创名城”,数控机床产业链成为省重点培育产业链,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产业规模均超千亿元。
在新时代的十年,扬州通过三次产业结构大调整,实现发展能级不断跃升。在“十三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突破6000亿元。去年10月扬州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全力打造创新引领、产业兴旺的“好地方”。市委书记张宝娟表示,面向长三角,迈向新征程,扬州要在融合开放中积蓄优势,在彰显特色中提升能级。加快转型,打造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协同发力,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的产业科创高地。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制造业总量突破“万亿大关”。
三张“金名片”应“运”而生
刚刚过去的暑期,坐落于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核心区域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线上预约门票一票难求成为常态。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去年6月开馆,短短一年已吸引120万人次进馆参观。
作为大运河的原点城市,扬州人对运河始终有一种融于血脉的责任感。2014年6月,扬州牵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从此在推进大运河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上不敢有丝毫懈怠。作为江苏省唯一一个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带国家规划核心区的设区市和全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先行建设城市,近两年,扬州加快建设运河文化展示“八大片区”,创新推出了一批运河实景,紧锣密鼓打造古运河文化旅游带、京杭运河绿色航运示范带、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生态带和1800平方公里的江淮生态大走廊的“三带一廊”工程,切实扛起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扬州担当”。
6月27日,2022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举行。用好“运河”这一国际语言,利用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设在扬州的优势,这些年,扬州与国际组织、国内外运河城市在多领域深化交流,积极构建运河城市“朋友圈”,在以运河为媒的国际交流中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肯定。十年内,扬州先后荣膺“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古城新添了三张沉甸甸的“金名片”。
手握三张“金名片”,扬州陆续打造了中国(扬州)国际创意美食博览会、扬州淮扬菜美食节、中国早茶文化节等一系列节庆品牌。运河文化曾经托起扬州的发展和辉煌,如今,扬州正全力推动运河遗产保护与传承、文旅融合与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新时代谱写运河城市发展新篇章。
“六个好地方”照进现实
多年前,扬州市广陵区仁丰里街区还是坑坑洼洼的破旧老街,经过坚持不懈的“文火慢炖”,如今已成文化网红街。十年来,扬州古城街区用绣花功夫推进“微更新”和“文化+”, 探索打磨出扬州东关街、仁丰里、皮市街等不同街区风格,找到了一条古城复兴的新路子。
精緻生活,民生为本,推进城市更新进程中补齐民生短板成为老百姓的最热期盼。扬州连续21年出台民生“一号档”,老百姓的“愿望清单”逐渐变成实实在在的“幸福样本”。2016年以来,扬州已完成老旧社区改造约547个、1146万平方米,惠及11.55万户居民。今年扬州还将推动老旧社区加装电梯、实施物业全覆盖,惠及2.1万户居民,149个“高龄”社区即将旧貌换新颜。
今年4月18日,扬州北湖湿地公园盛大开园。经过7年建设与运营,这座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美丽生态画卷徐徐展开。生态宜居,让扬州幸福底色更亮。十年来,扬州将保障南水北调源头水质、推进长江大保护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化工企业由586家压减至93家。2015年,扬州规划建设1800平方公里的江淮生态大走廊,保障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清水北上”和淮河入江水道“清水南下”。
“扬州是个好地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视察江苏时对扬州的赞许和期望。在扬州市第八次党代会上,扬州明确提出要全力打造创新引领产业兴旺、协同发展城乡融合、绿色发展美丽宜居、共同富裕人民幸福、文化繁荣文旅共兴、治理高效活力彰显的“好地方”。把区域发展放到新时代座标中去考量,放到新发展格局中去审视,450万扬州人民正迈着接续发展的坚实步伐,努力让“六个好地方”照进现实。
(新华日报 汪滢 李鑫津 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