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续蔓延,中国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不断出现。今年,国家号召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有利于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如何营造“就地过年”的新春氛围?扬州企业纷纷行动起来,拿出一系列让人暖心的“留岗红包、过年礼包”,鼓励外地员工留在扬州过年;“人不流动年货走”的模式在扬州流行起来。



企业争比谁家“年味”足——食品产业园既有“薪”更有心
“除夕下午两点:包水饺比赛,下午四点:贴春联,晚上七点:年夜联欢……”1月31日,在位于扬州食品产业园的五丰冷食有限公司裡,办公室主任肖红和同事们为了一张“春节菜单”,反复斟酌修改。
“今年提倡‘就地过年’,我们公司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外地员工都选择留在扬州。”肖红说,让他们开开心心过大年,是公司目前的头等大事,公司领导拍板,由办公室牵头为留在扬州过年的员工定制“春节菜单”,要求只有八个字:年味最浓、温暖加倍!
“春节期间,我们还安排了‘幸运传递’‘拍视频与家人分享’等趣味活动。”肖红介绍,很多员工平时工作忙,节日期间,公司鼓励大家多逛逛、多看看,为员工发放了扬州景区指引地图,并准备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
维扬豆制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吕志刚,这几天也在忙着同一件事。“我们正在联系市区大酒店的厨师团队,在公司食堂为员工烹制年夜饭,公司领导将和大家一起过除夕、看春晚。”吕志刚说,除了年夜饭,从初一到初三,公司还为员工定制了小型宴会,营造热闹温馨的过年气氛。
采访中记者发现,为留扬过年员工精心准备“春节菜单”已经成为食品产业园很多企业当下的“头等大事”,大家暗自比拼:今年谁家年味浓?除了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的过节红包外,各种别出心裁的活动纷纷亮相。有的企业组织棋牌、书画等各种比赛,有的企业全天候开放活动室,有的企业给员工家人寄出扬州特产礼包……扬州食品产业园党委副书记、管理办副主任陈沿明介绍,根据初步统计,目前园区内各家企业外地员工留扬过年的比例将近九成。
“园区聚集着很多与民生关系密切的食品企业,比如维扬豆制食品承担着市区百分之八十的豆制品供应,宣导就地过年,不仅是防控需要,更关系着春节市场的稳定。”
陈沿明说,鼓励“就地过年”的倡议发出后,园区领导班子逐一走访企业,并结合党建活动,发动各企业党组织牵头,为留扬员工送温暖、送关怀。“一些原本打算回家的员工,看到企业留人的诚意,选择留在扬州过年。”

扬州特产“跨省”过年,全国年货“大串门”
就地过年催生过年新风尚
今年春节,有不少扬州人身在外地无法回扬过年,但他们对家乡年味的思念之情不减分毫,不少人选择把扬州特产快递邮寄回家,寄託思乡之情。记者在电商平台及走访市场发现,为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人不流动年货走”的模式在扬州流行起来。扬州特产“跨省”过年,全国年货“大串门”,成为今年过年的新风尚。
线上订单火爆,扬州特产“跨省”过年
今年27岁的小胡大学毕业后留在扬州工作,每年春节都会回到老家过年,还要带上好多年货。不过,今年的情况有了变化。“不回去了,打算和女朋友留在扬州过年。”小胡和女朋友特意网购了不少扬州特产给父母快递过去,希望把春节祝福带到家裡。
记者在五亭食品线上专营店的年味专区看到,不仅有年节应景的京果粉、麻饼、一口酥等老式传统糕点,还有团圆餐桌上的扬州包子、狮子头、扬州老鹅等美味熟食。其中,狮子头4只装月销达1万单以上,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在另一家冶春旗舰店的网店内,记者看到“年味食足”的年货茶礼佔据了门店的正中心。负责人介绍,线上的订单同比增幅翻了几番,比如松子烧卖月销5万单以上,成为了消费者的首选。
“由于今年留扬过年和无法回扬州的人数增多,线上销量增长迅猛。”该负责人表示,元旦以来,从扬州发出的异地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以上,扬州包子特产礼盒、蟹粉狮子头、扬州老鹅和桃花鸡等销量不断走高,主要发往了江浙皖沪以及广东、福建、河北、山东、河南等地。
记者在电商平台网路评论区裡看到,也有不少在外地的扬州网友留言说:“我是在外地的扬州人,十分想念扬州正宗的早茶。网上买到了五亭包子,稍稍解了思乡之情。”“在他乡能吃到老家小时候的味道,真的很开心,很幸福!”

年货“大串门”,大批异地特产走上扬州市场
不仅扬州特产通过网购“跨省”过年,记者走访发现,各地的年货也陆续来到扬州“串门”。
“网购的柿饼到货了。”家住京华城的程先生说,他是西安人,按照北方习俗,街上看到有挂霜的柿饼开始售卖,就预示着快过年了。“柿饼是我们老家必买的年货,不仅好吃,还有‘事事如意’的口彩。虽然今年春节不回老家,但柿饼还是要吃的。”程先生说。
除了线上消费凸显就地过年的特色,线下不少商超也加大了异地特产备货量。记者在西区一家大型超市瞭解到,不少异地货成为年货节首日增长最快的年货品类,备货量比平时翻番。货架上鲁系的黄河大鲤鱼、湖南的嫩腊肉、浙江的冬笋和诸暨年糕、陕西的流心柿饼跟空心挂麵、四川风味酱炖系列、上海大红肠、湖北的蔡甸粉藕、福建的佛跳墙、四川的张飞牛肉等来自十余个省份的特色年货,琳琅满目。
“为服务更多消费者‘留扬过年’,在全国搜罗年货,让在扬州过年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家庭都能够尝到家乡味道。”负责人介绍,在今年疫情下,不少人选择原地过年,人们或网购邮寄对亲人的思念,或在原地购买年货。通过超市的冷链运输系统,全国各地的美食“大串门”,让每个人都能过上一个暖暖的春节。

年味十足——“世界非遗”款年画
春节将至,在中国人的传统中,一定要在家中贴上喜气洋洋的春联,贴上美好寓意的年画。这些年来,扬州人所贴的年画中,很少是由扬州本土制作的。而在今年,扬州人可以如愿贴上“扬州制作”的年画了。而且,年画来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的传承单位: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
记者在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内看到,今年新出炉的年画分为两款四张。一款是传统的门神图案,两位元威风凛凛的门神,手持法器,面对而立,线条流畅,色彩鲜明,浓郁的春节氛围,扑面而来。还有一款是两位身穿喜庆吉服的运财童子,推着小车,车上装满着金银财宝,上面分别插着“黄金万两”、“满载而归”的字样,寓意新春佳节,每家每户都能财源广进。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社长聂政群介绍,从2018年开始,文化和旅游部就开展了“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弘扬当代价值”为理念,推动以年画为代表的传统工艺更快更好融入现代生活。而在2019年,扬州木版年画,也成为了市级“非遗”项目。于是,今年就萌生了打造年画的想法。
扬州雕版印刷传承人陈美琪介绍,在多年前,扬州雕版印刷行当中,也有印刷年画的,比如扬州云蓝阁,就是以年画为主。后来,扬州雕版印刷主要以刻书为主,年画业务也就慢慢萎缩了。今年重新雕刻印刷年画,也是恢复传统,让传统技艺重新为新春佳节增光添彩。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的顾孝慈说,今年的图案,都是他在经典年画图案中挑选出来的,并进行了一些修改,比如在门神的图案旁,还特地加上了“平安”“祈福”的字样,而在运财童子的图案中,也对原来的文字进行了调整,更加突出春节的祝福。这次采用了饾(读音dòu)版印刷的技艺,每一种颜色都有一块版片,每张年画都要用上十几块版片,通过饾版技艺印刷而成,这也是将世界“非遗”融入在年画之中,让“非遗”走入生活,彰显时代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