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专版 >> 魅力扬州
从“逆行”到“静守”, 听扬州的战“疫”故事
2020年02月13日 11:47:38 作者:国际日报 来源: 字号 打印 关闭

今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这场战“疫”中,“逆行”和“静守”,定格成最鲜明的姿态和状态。

扬州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等各条战线扛起责任、衝锋向前,他们是一道“逆行之光”;广大普通市民积极回应号召,“静守”家中,他们是打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底层力量。

 

面对疫情,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逆行者”

防控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月25日,大年初一,市委书记夏心旻主持召开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从春节休假状态切换到紧张的工作状态。一声号令,全城“秒切换”进入战时状态。

当晚,扬州大学附属医院6名医护人员毅然出征,汇入江苏驰援湖北的医疗战队,奔赴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大年初四上午,扬州又有29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他们写下铿锵誓言,按下鲜红手印。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36名“白衣战士”驰援武汉。他们是扬州最勇敢的“逆行者”。

冲在防控救治最前线的,还有坚守在隔离病房、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在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病房,25位医护人员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朝夕相伴。12天封闭式工作、14天隔离,他们至少26天不能与家人见面,8名党员组建起临时党支部,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防控疫情是一场全民行动的人民战争。

病毒无孔不入,唯有筑牢织密一张不留缝隙的疫情“防护网”,才能防止疫情扩大蔓延。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扬州打响了一场人民战争。

防控疫情,党员先行。最危急的关头、最危险的地方,有个声音最响亮——“我是党员我先上”。

各地各部门的党员干部带头逆行在防控一线,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系列“人民战争工作法”。

广陵区曲江街道城乡接合,地域大、人口多,街道党员干部总结出“一二三四五”战“疫”工作法——一级回应、二手防控、三层戒备、四线布控、五责共保;汶河街道针对医学隔离群众推出“你安心隔离我帮你跑腿”服务;生态科技新城泰安镇严防严控的同时,巧用办法让群众暖心安心,制度外硬内柔,被大家称为“夹心糖”工作法;江都区吴桥镇进化村组建“疫情防控微信工作群”宣传防疫知识;高邮市界首镇用方言顺口溜指导村民做好防护;邗江区双桥街道康乐社区整理出“快多全准净”五字诀排查外来人口……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只有“画地为牢”才能牢不可破。

当大家足不出户自我隔离的时候,无数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敲开一家家的门,排查疫情、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开展消杀,并为隔离在家的居民提供生活物资。这群最默默无闻的“逆行者”,筑起基层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

防控疫情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物资保障战。

面对疫情,众多企业也是“逆行者”。物资保障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基础。扬州的爱心企业加班加点生产,不涨一分钱,甚至免费捐赠。

1月30日,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向我市捐赠50万元消毒物资,当天下午,首批5吨84消毒液送到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

保口罩供应,头桥镇打响“头阵”。为了满足疫区和扬州的需求,头桥镇两家医用口罩生产企业不计得失,大年初二复工,日产8万隻,接近平时产能的双倍。

扬州这样的爱心企业还有很多——宝胜集团加班加点为武汉火神山医院生产电缆、优品电气为火神山医院急调960台智慧开关、阿珂姆公司紧急生产6000顶应急帐篷、伯克生物公司向湖北医院捐赠价值2450万元的特医食品……

 

 

面对疫情,我们在家“静守”,出门“罩”顾好自己

在这段特殊时期,扬州和全国众多城市一样,实施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居民日常生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请不要抱怨,下面一首歌曲、一篇日记的故事,让你懂得“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从武汉回扬的张师傅,除夕没有准备年货,只好点外卖。社区干部闻讯送来米、油、蔬菜,还有热腾腾、香喷喷的年夜菜。张师傅一家感动得泪流满面,在家裡高唱《我和我的祖国》。

匡先生因出差武汉回扬后发烧,被送进市三院隔离治疗。其家属口述的“隔离日记”发表在《扬州日报》上:“社区医生天天上门测量体温,社区工作人员总问家裡需要买点啥……”隔离不隔心,因为有爱,他们没有被嫌弃。

面对疫情,我们在家“静守”,出门“罩”顾好自己。

九十大寿不操办,婚礼从简,他们的“静”值得我们致敬。

家住市开发区扬子津街道的戚先生,春节前将老母亲贺华从兴化接来扬州,准备为她操办90岁生日。贺奶奶看新闻报导得知疫情形势严峻,正月初一决定取消寿宴,外地子女通过微信视频为她祝寿。众亲友纷纷祝福道,这样的老寿星一定会成为百岁人瑞。

正月初四,是高邮三垛镇新郎袁峰与新娘顾倩新婚大喜的日子,这对新人的婚礼仪式特别简约——夫妻对拜,宴席最简单——家人团聚,他们一点不遗憾,因为这是一场最特别、最难忘的婚礼。

广陵区头桥镇红平村八旬老党员陈九林病故,弥留之际嘱咐子女,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丧事一定从简。1月31日出殡,家人遵从遗嘱,未留亲友聚餐。

市市场监管局一份统计资料显示,正月初一至初五,扬州累计劝停集体聚餐19万桌,共计百万人次。

“静守”不是无望等待、不是人人自危,更不是听天由命,市民身子是“静”的,心却是滚烫的。

23岁的严莉是广陵区曲江街道居民,春节期间她每天关注疫情,得知湖北防护物资紧缺,便通过朋友圈发动150名亲友募集6万元,想方设法采购了3500套防护物资,寄往湖北30家医院。

在扬城,许多“宅男宅女”积极参加社区的群防群控。邗江区双桥街道武塘社区工作人员杨颖彙编多条微信公众号资讯,转发权威报导,为前线抗疫勇士们点赞。听听网友的留言吧:“逆行天使,最可爱的人!”“等你归来!拥抱春天!”……

“静守”不是乏味生活,学习和运动总有一个在路上。

梅岭小学六(2)中队姜景涵代表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全体小记者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倡议:“在家中学习休息,就是为疫情防控作贡献。”

五彩世界钟书阁书店店长章栎每天网上推荐一批书单,鼓励市民静心阅读,假日中学习充电;扬州李甯体育园资深健身教练徐云峰借助微信推广最经典的8个室内健身动作,让许多“静守”家中的市民动起来;家住崇文苑的顾晨女士每日都在朋友圈大秀厨艺,研究食谱,希望大家都来提高身体免疫力。

我们静守、我们等待,等那雾散云开。今年春节,扬州人不约而同地做到“尽量不上街、不扎堆、不走亲访友”,“拜年用手机,问候多作揖”成了扬城鼠年新春的新时尚。

“国家有难,咱不添乱;坐在家裡,就是贡献;亲戚不走,来年还有;朋友不聚,回头再叙……”这些段子在朋友圈裡流传,扬州人说,这是相互提醒、相互监督,更是相互鼓励。

分享到:
相关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发表评论,现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