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日報 中國電視
從鐘鳴鼎食到人間煙火,《中國國寶大會》第二季“滋味華夏 烹之起源”從各種古代炊具中探尋中國飲食文化的源遠流長和深厚內涵,從眾多飲食器具中感受中國古人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溫度。本期《中國電視》帶您來一場穿越千年、有滋有味、情趣盎然的華夏“吃貨之旅”。
進食,作為最基本的生存條件,貫穿了人類的繁衍和發展。如何獲取食物、高效處理食物,這一進化過程又催生出了一件件凝結著中國先人智慧的古代炊具,並進一步演化成寄托著深層精神需求的禮器,由此,華夏大地上誕生了真正意義上的飲食文化。

(青銅三聯甗yǎn)
您敢相信嗎?三千年前的商朝,能蒸能煮,三口鍋同時開工的多頭灶臺就已經誕生。這就是中國古代炊具中的“蒸器”頂級王者——青銅三聯甗(yǎn)。它紋飾華麗、造型獨特。當然,也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那麼,這件國寶曾經的主人會是誰呢?

(西漢銅分隔鼎)
蒸煮煎涮,炒炸烘烤。“中華小當家”的烹飪技藝也不是一蹴而就。最早,中國人只會蒸煮,所以就有了“甗”。至於涮,則有西漢銅分隔鼎,妥妥就是古早版的五宮格火鍋。秦漢時(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燒烤開始流行,於是我們見到了南越王墓隨葬的烤乳豬全套裝備。馬王堆漢墓中則出土了大量的竹簡,上面記載著牛、豬、鹿、狗、雞都是烤肉的原料。看來,中國古人是真正的無肉不烤,無烤不歡。

《中國電視》邀請您關注《中國國寶大會》第二季更多精彩內容:
https://yspapp.cn/qVX(第二期)
您對《中國電視》推介的內容是否滿意?有什麼建議您可以致信zguodians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