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日報 中國電視
中國北京有一個著名的胡同——史家胡同。史家胡同博物館所在院落的上一任主人是中國才女淩叔華,她常在院裏舉辦聚會,中國畫家齊白石、印度詩人泰戈爾都曾是她的賓客。時光荏苒,如今這個院落已變為向民眾開放的博物館,而這座小小的博物館中還有一間特別的博物館——聲音博物館。它的創建者是淩叔華的外孫秦思源。

(聲音博物館創始人 秦思源)
秦思源的父親是英國漢學家,有著濃厚的東方情懷。8歲那年秦思源到中國學習中文,長大後的他選擇定居在中國。秦思源為何對聲音情有獨鐘,創立聲音博物館呢?《中國緣》節目中,他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秦思源說自己在2004年做過一個聲音的項目,多年之後再去聽當時項目的錄音時,他聽到了出租車的打表聲。這個聲音一下子就把他拉回了2004年,当時他就想用聲音來做北京的曆史,希望聲音能打開聽者記憶和情感的門。

(秦思源在收集聲音)
秦思源記錄了老北京的叫賣聲、駝鈴聲、響器虎撐的聲音……聲音博物館中記錄的聲音只是曆史宏大敘事中的一小部分,“曆史是一個一個的大事件組成的,可如果拿聲音來做曆史的話,它就不是事件而是每個人的記憶。”

《中國電視》邀您收看《中國緣》更多精彩內容:
https://m.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u000043ykmy&cid=57v862s6od8xu4t&ptag=4_2.2.1.23071_wx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