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日報 中國電視
圖片中的符號代表的是一件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物品,幾乎每個人都用過它。符號的右半部是一只手,您能猜到手中的細杆是什麼嗎?這個字就是中國漢字中的“筆”。

甲骨文中有這個字,這證明3000多年前的中國就已經有用竹子和獸毛制作的筆了。自從毛筆出現,中國人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文化的方向。隨之而來的墨、硯、書法都一一應運而生。當人類文明進入科學時代,有人開始分析書法藝術的力學原理。經過分解會發現,寫一手好字需要適當的彈力、摩擦力、重力、表面張力同時配合,還要加上墨汁的流體力學,當所有的力都恰到好處,才能達到力透紙背、筆走如龍的效果。

飽蘸筆墨、柔軟自如的筆尖,隨著手腕發力的不同,留下或寫意或工整或飽滿,或幹枯或靈動或沉鬱的筆觸。隨著毛筆的誕生,書法就此成為中華文明的符號。從古至今的無數中國文人,集體沉迷於這項看似簡單卻包含情感的藝術中。

《中國電視》邀您關注《“字”從遇見你》更多精彩:
https://m.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r000039jj5j&cid=5m2pyhox4v9r4gl&ptag=4_2.4.2.23160_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