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日報 中國電視
中國詩詞文化中的“飛花令”源自古人的詩詞之趣,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遊戲,得名於唐代詩人(約7世紀中期)韓翃(hóng)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常見的有一字飛花令,還有《中國詩詞大會》中難度更大的超級飛花令、姓氏飛花令、有無飛花令等形式,這到底是怎麼進行呢?

最簡單的飛花令是詩句中必須包含一個關鍵字,而超級飛花令是要包含兩個關鍵字。例如關鍵詞是“花”和“月”,那麼詩句中必須同時包含二字,“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就是一份標准答案。“有花有月”的詩句您知道多少?

姓氏飛花令則又是另一種玩法,要依次說出包含姓氏的詩句。八歲的小朋友王恒屹能連續挑戰十聯詩句。說到“李”,他用“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作答,說到“康”,他用“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作答。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更多精彩:
https://w.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z0000329w11&cid=ekiepw7mq28ow31&ptag=4_2.4.2.23160_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