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4月30日電 自年初新當選的區議員上任以來,香港一些被反對派把持的區議會可謂是不務正業、亂象叢生,一些反對派區議員公然將區議會變成政治作秀的舞台。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全港各界聚焦抗疫,但他們仍然執迷不悟,罔顧社區防疫,挑動對立。
記者近日採訪了多位香港市民。他們普遍認為,區議員和區議會的職責是搞好社區建設、服務好街坊,絕不是只知道喊政治口號,而不肯深入社區幫助紓解民生困苦。他們表示,反對派背離區議會職能的行徑,令香港普通市民受苦,市民不需要只會政治作秀不做實事的區議員和區議會。
今年24歲、生活在港島東區的小丁告訴記者,他所居住的社區有很多非常實際的民生細節問題需要解決,例如公共康樂設施老化失修、潮濕氣候導致房屋墻壁滲水、電梯經常故障、一些獨居長者看護條件不佳等。加之疫情來襲,經濟雪上加霜,社區有不少居民都面臨著「手停口停」的生計問題。
「但是新一屆區議會對這些普通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民生問題很少關注,至今也沒有推出過什么惠民措施,在區議會中佔多數的反對派區議員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一些政治爭拗上。」小丁說。
一些反對派議員肆無忌憚地超越區議會職權,誤導市民,挑動對立,煽暴縱暴,漠視民生事務和社區安寧。
小丁告訴記者,面對基層的民生困苦和來勢洶洶的疫情,他看見和感受到的區議員表現差別很大。「建制派區議員在履職時表現出對民生負責、對社區建設關心的應有擔當。就以近期疫情來說,建制派區議員以及很多建制派社區主任都竭盡全力籌集防疫物資,派發給社區居民。其他便利居民的地區設施建設項目,建制派議員也積極聯絡相關部門跟進。相比之下,反對派區議員關注政治議題,在社區防疫抗疫、改善民生方面做得很少。」
長期在基層從事社區服務工作的香港青年陳志豪也有相同的感受。他表示,區議會的職能是了解社區情況,然後向政府提供建設性意見;而區議員的職責則是幫助解決大大小小的社區民生問題,增加居民福利。「我所在的西貢區,有很多居民反映根本不清楚這幾個月來新上任的區議員在幹什么。」
陳志豪介紹,疫情之下,香港不少社區都出現防疫抗疫物資短缺、學校停課導致小孩無人託管、一些市民出現生計困難等民生問題。「區議會本應將防疫紓困作為工作重中之重,但令人遺憾的是,一些反對派區議員並不關心眼下的疫情和市民的生活,每次開會時都將大把時間放在無謂的政治爭端上。」
一些反對派掌控的區議會不僅不問民生疾苦,更對黑暴惡行熟視無睹,對社區安寧漠不關心。
今年50多歲、家住九龍油尖旺區的錢女士告訴記者,過去大半年,暴徒經常在油尖旺區沿著彌敦道進行各種襲擾破壞,驚擾當地居民。她和不少街坊都希望區議員和區議會能好好處理一下黑暴問題。
「不過,到目前為止,不但沒看到新一屆區議會有任何止暴制亂、恢復社區安寧的計劃,反倒是有區議員公開美化甚至煽動暴力示威,很多街坊都對此感到很失望。」錢女士說。
在去年10月的一場暴力示威中,有出租車司機在深水埗被暴徒拖下車圍毆,但該區區議會卻一直對事件熟視無睹。有市民日前到長沙灣政府合署請願,譴責深水埗區議會縱容黑暴,並要求追究涉事施暴者的責任。
參與請願的市民林先生說,文明的法治社會不應出現「私了」(動用私刑),他批評深水埗區的反對派區議員一直以來連一句譴責的話都沒有,還多次在會議中提出針對警察的無理動議,這等於是在縱容暴徒。
錢女士告訴記者,過往區議會在改善民生、服務街坊的工作上一直表現得不錯,但隨著越來越多欠缺地區工作經驗的新人成為區議員,新一屆區議會的作風越來越政治化,至今也未見推出過什么照顧基層民生的措施和計劃,不知道他們是否真心為民服務。
一些反對派區議員上任後不但將區議會變成政治秀場,竟然還有人以政治立場來區分市民,揚言拒絕服務持不同政見的市民,引起市民憤慨。
香港民間團體「保衛香港運動」主席傅振中表示,區議員是公職人員,領的薪金是公帑,所有市民都有納稅,區議員的服務對象理應是所有納稅人。一些反對派區議員的言論已觸犯普通法下的「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
對此,多位受訪市民也表示十分憤怒。他們認為,這種言論反映了有關區議員連最起碼的品格都沒有,根本不配擔任區議員這一公職。
多位受訪市民向記者表示,相信多數香港市民是理性的,都希望能有踏踏實實做實事、能解決實際民生困苦的區議員和區議會。他們呼籲部分區議員和區議會不要再一味浪費公共資源進行政治作秀,要重新聚焦地區發展和民生事務,用實際行動踐行服務市民的誓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