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
清明節承載著感恩孝親等傳統文化,每年清明期間都有不少外出人員不遠萬裏返鄉祭祖探親。廣東是全國著名僑鄉,有3000萬華人華僑,海外僑胞有返鄉掃墓祭拜先人的傳統。清明將至,不少僑胞原來有計劃回鄉祭祖探親。
今年清明恰逢疫情期間,人員流動和聚集增加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將明顯加大,面臨著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的雙重壓力。3月1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廣東清明祭掃和口岸管理方面的疫情防控工作安排。據介紹,廣東各地市將根據分區分級防控指引要求,暫停或實行預約公墓祭掃服務。同時,加強農村祠堂、墓地祭掃(祭拜)活動管理,嚴格控制參與人數,嚴防人員聚集。“請各位僑胞及時與當地僑務部門聯系,了解相關信息,也希望海外僑胞體諒理解。”省民政廳副廳長方洽平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祭掃是一種形式,是對先輩的追思和懷念;文明是一種風尚,是時代發展進步的象征和體現。這些年來,廣東一直倡導移風易俗、文明祭掃。”方洽平說,加上目前疫情尚未結束,防控工作必須慎終如始。對個體來說,不外出就是最好的防護。如果海外僑胞在此期間回鄉祭祖,長途旅行,路途奔波,且舟車勞頓,極易感染疾病。希望近期海外的廣東鄉親盡可能不旅行,減少感染風險。“在特殊時期,做好自我防護、健康平安過節就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只要有真心真情,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何種方式,都可以表達對逝去先人的緬懷和思念。”
省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紀樂勤也在發布會上表示,根據《廣東省清明祭掃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希望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以及在外教師、留學生、境外投資合作企業員工清明期間暫不返粵、不紮堆返粵、暫緩返粵祭祖探親。高、中風險人員和體質較弱的老人、兒童、孕産婦不參加祭祖活動。
該《指引》還明確,要嚴防境外和國內重點地區疫情輸入傳播。對國外來粵、返粵的中國籍旅客和疫情嚴重的國家、地區來粵返粵的外國籍旅客,要做好口岸、衛生檢防疫、人員分類接送轉運和14天隔離醫學隔離觀察。
“如僑胞確有需要回國返粵的,在決定行程前,要認真了解廣東口岸防控措施和入境後的管控措施”,“充分考慮時間的安排,也就是14天的居家隔離或者是集中隔離的時間安排,並根據個人實際妥善安排行程,全程做好自身的防護”。省商務廳副廳長符永革也提醒,入境的時候要嚴格遵守入境衛生檢疫的措施,入境後要自覺遵守14天的居家觀察或者是集中隔離觀察。
“國內疫情發生以來,廣大海外僑胞積極奔走,千方百計地捐贈物資、馳援抗‘疫’,湧現出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充分體現了僑胞們愛國愛鄉的家國情懷。對于僑胞們的每一份寶貴支持和慷慨義舉,祖國、家鄉人民都銘記在心。”紀樂勤動情地說,“目前,多國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海外僑胞的身體健康一直都是廣東關心關注的。希望僑胞們做好自身防護工作,遵從居住國的防控指引,密切與我駐外領事館聯系,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活動,不聚集,不紮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