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楊慧 吳傑
25日上午,中國武警部隊高嶺訓練基地,隨著裁判員一聲令下,兩名以色列狙擊手身穿迷彩服,腳踏戰靴,手持狙擊步槍,攜帶11發子彈,向40度斜坡處的第一個狙擊位置進發。
“風速2米每秒,距離180米,準備射擊。”本·拉西告訴隊友雅各比,雅各比以匍匐姿勢穩穩地將子彈打向目標。
“一號靶位兩發全中。”一號靶位裁判員用對講機報來成績。
這兩名以色列狙擊手參與的課目叫“凱旋”,是由中國武警部隊舉辦的首屆國際狙擊手競賽中的最後一個比賽課目,參賽選手沿著全長2.5公里,海拔250多米崎嶇不平的叢林行進,並在沿線7個指定位置進行射擊,這個項目主要檢驗狙擊小組林地潛行、山地奔襲和綜合射擊能力。
“我們之前也進行過類似海拔的訓練,不過在風向和風速把握上還有一些困難。我們非常珍惜和友軍的這種交流合作,珍惜在這裡建立的友誼。”本·拉西在比賽結束後告訴新華社記者,通過比賽他們了解了世界各地狙擊手使用的武器和技藝。
過去4天裏,來自15個國家的21個狙擊小組、42名狙擊手通過靶場課目和野戰課目競賽兩個階段、12個狙擊課目的緊張角逐,決出了名次:巴基斯坦代表隊的阿薩德伊科巴獲得個人總冠軍,武警部隊雪豹突擊隊獲得小組總冠軍。
狙擊手阿奇讚來自馬來西亞海軍特種部隊,有23年的反恐作戰經驗。他認為這次比賽不僅增進了參賽選手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在處理突發事件時更好合作協調。“作為一支國家隊參加比賽,我們將把這份友誼和成績帶回到自己的國家。”
法國狙擊手弗蘭克在賽後告訴記者,中國武警部隊對比賽組織的精心、專業令其印象深刻。雖然只拿到一個科目的亞軍,但他還是很感激能有機會參加比賽。
據組委會介紹,此次競賽是在共同維護世界和平、擔負打擊恐怖主義勢力的使命任務背景下舉行的,旨在加強國際軍警部隊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推進特戰反恐能力建設,不斷提高狙擊手專業素質和實戰能力。
恐怖主義是人類社會的公敵,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威脅。專家認為,中國武警首次舉辦狙擊手競賽,凸顯了其加強國際反恐合作與協調的誠意和決心。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特別助理李偉認為,中國武警作為反恐的一支重要力量,很有必要組織這樣的競賽,狙擊手們可以通過比賽相互理解、相互提高。
武警上海總隊9支隊副支隊長吳獻帥說,這次競賽可以有效檢驗武警部隊實戰化訓練的成果,與外國選手同臺競技既是一種交流,也是一個學習的平臺,用戰鬥的方式切磋技藝,可以有效提升狙擊手之間的合作水準。
李偉強調,在加強國際反恐合作方面,除了技術層面的交流與合作,還應該著眼於更廣層面的合作,加大反恐情報收集與分享,針對地區熱點問題制定不同的反恐演習科目並不斷提高自身反恐能力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