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20日電(記者王蔚)第十一屆上海楓涇古鎮的民俗文化品牌——“吳根越角”楓涇水鄉婚典今年首次迎來寶島台灣的新人。20日,來自大陸和台灣的20對新人,在楓涇古鎮舉辦了“兩岸一家親,緣定楓涇情”的水鄉婚典。
楓涇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亦為新滬上八景之一,位於上海市西南方。歷史上,它因地處吳越交匯之處,素有吳越名鎮之稱。
作為上海市旅遊節的重要活動之一,“吳根越角”楓涇水鄉婚典自2005年開始每年舉辦一屆,每屆招募20對新人,至今已有200對新人參與婚典,誕生了150多位水鄉寶寶。這種江南的傳統集體婚禮,體現了歷史傳統民間婚禮文化。
隨著楓涇古鎮知名度的不斷擴大,來楓涇旅遊的港澳臺遊客逐年增加。據了解,2014年台灣來楓涇旅遊的人數達1.1萬人次,在楓涇發展的台資企業也有8家。
為了實現水鄉與寶島聯姻,今年楓涇水鄉婚典組委會向社會發佈資訊,邀請台灣新人參加水鄉婚典。台灣青年洪智偉告訴記者,他和女友萬紅梅在上海市民政局登記結婚時獲得此消息後,自願報名參加了水鄉婚典。
“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婚典如此盛大,以前只是在電影上看到古代婚禮儀式,今天在江南古鎮楓涇親身體驗到一個古色古香的婚禮,感到非常特別,一生難忘。”身著古代婚禮服飾的洪智偉記者說,他要把這份喜悅分享給台灣的朋友。
兩岸新人的水鄉婚典,為楓涇的中華傳統風俗禮儀文化增添了迷人風采。記者了解到,在此地拍攝新人影集和DVD過程中,融入了古鎮特色民俗景點元素和中國農民畫村“荷風嬉魚”元素。通過傳統與現代的融合、都市與古鎮的混搭等製作和拍攝,展示了山水楓涇、文化楓涇的內涵和魅力。
“在享受中華傳統民間文化的同時,也加深了我們兩岸青年人同根同源的情愫。”身為新郎的台灣青年許念鑫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