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9月17日電(記者鄭凱倫、馮國)近期,西安市考古研究院公佈了西安城南某住宅小區的考古發掘成果。在其中一座未遭盜擾的唐貴婦墓中,考古專家發現了一條共有92顆水晶珠的完整水晶項鏈。
發現時,珠子散落在墓主人頭部一側,此前可能是佩戴在墓主人頸部的,應該是她生前心愛之物。經過整理,考古專家共發現有92顆水晶珠、3顆藍色料珠、4枚金扣、2顆紫水晶吊墜和2顆綠松石吊墜。水晶珠大小不一,均呈扁球形,由兩端向中間對鑽成孔。吊墜一端大一端小,其中小端嵌入金扣之中,形成墜飾。經過修復後,這串水晶項鏈看起來十分精美,晶瑩剔透。據專家介紹,像這樣完整的水晶項鏈,之前出土的並不多。
此外,該墓出土的鸞鳥啣綬鏡,直徑超25釐米,鏡體厚重,鏡面光亮,鑄造精良。鏡形採用盛唐時期流行的菱花形,紋飾則以鸞鳥啣綬為主題。參與發掘人員表示,不論其大小還是品質,均堪稱唐鏡中的珍品。
專家表示,該古墓沒有被盜,隨葬器物保存完好,有陶器、銅器及其他雜器共34件組,另有銅錢9枚,墓誌1合。最為可貴的是墓誌揭開了墓主人的身份。墓主為唐輔君夫人米氏,雲安郡人,祖先極有可能出自中亞“米國”(今烏茲別克附近)。墓誌稱讚她“坤與柔德,天資敏慧,處事週旋,性多閒雅”,十九歲嫁給一個叫做輔公的人,六十歲去世(唐玄宗天寶14年、西元755年),共育有三個兒子。
專家表示,米氏墓葬諸多出土器物都堪稱唐代文物中的珍品,代表了盛唐時期手工業製作的高超技藝,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該墓紀年明確,出土的珍貴文物包括銅鏡、銀盒、水晶項鏈等都成為唐代同類器中的標準器,是唐代歷史考古研究的珍貴資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