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9月17日電(記者許萬虎)西藏自治區文化廳近日新命名33名等級唐卡畫師。這批畫師表示,未來其精品在被寺廟、信眾供養的同時,不排斥進入藝術品收藏市場,以訂制服務形式滿足廣大唐卡愛好者需求。
唐卡被譽為“隨身佛”,是用彩緞裝裱後懸挂供奉的宗教卷軸畫,距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西藏是唐卡藝術的發源地,以勉唐、勉薩、欽孜、噶瑪噶赤等流派為主。
此次新命名的33名等級唐卡畫師中,有一級唐卡畫師4人,二級唐卡畫師19人,三級唐卡畫師10人。至此,西藏等級畫師總數達到99人。
榮獲西藏一級唐卡畫師稱號的克珠多傑剛滿20歲,卻已有6年唐卡繪畫經驗。他告訴記者,唐卡的價格主要取決於其藝術性,顏料選擇、精細程度、創作主題等也是決定其價格的關鍵因素。
“隨著西藏旅遊業迅速發展,作為優秀藏文化代表之一的唐卡,越來越受到海內外收藏者青睞。”克珠多傑說,“面對來自海內外的訂購者,只要他們說清楚唐卡主題和風格,我們會量身創作。”
在眾多唐卡門類中,堆繡唐卡獨具風格。西藏一級唐卡畫師、拉薩堆繡唐卡傳承人羅布創作的精品唐卡大多耗時半年以上,他的部分作品選取具有文物價值的綢緞拼接、縫製,其上綴飾珍珠、珊瑚等,市場價甚至超過百萬元。
據記者了解,目前中國唐卡市場還不甚規範。自治區非遺保護中心負責人阿旺旦增說,目前西藏唐卡正處於生產性保護階段,重心在於傳承技藝、打造精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