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南粤之窗

大学迁徙:中国高等教育共同体的民族记忆 ——第二届大学迁徙历史与文化研讨会于厦门举行 发布日期:2023/12/18 来源:國際日報 打印

2023年12月8日,由中国大学迁徙纪念馆(筹)、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大学迁徙历史与文化研讨会”在厦门翔安区黄厝村和厦门大学两地先后举行。本次与会嘉宾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先生、大连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德祥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黄晓玫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教授、广东开放大学原党委书记罗海鸥教授、铜仁学院原校长侯长林教授、福建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兼福建日报社副总编辑兰锋先生,来自商务印书馆、人民教育出版社、香港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地方文化界人士、主办单位师生等共60多人,共襄盛举,忆大学迁徙之历史,颂大学文脉之厚重。

中国大学迁徙是“脚步丈量”的历史,也是“播撒文化”的校史。是日上午,全体与会人员驱车来到翔安区黄厝村,参观了中国大学迁徙纪念馆。该馆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原副校长、厦门大学特聘教授邬大光博士带领研究团队的重要成果展示,更是国内首家记述和展示中国大学完整迁徙历史的纪念馆。据悉,该馆于2023年4月21日落成。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教授、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教授、厦门大学原校长朱崇实教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邓力平先生、厦门大学校长助理陈光教授、厦门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潘世墨教授、原党委副书记陈力文教授、集美大学原党委书记辜芳昭教授,以及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师生代表等共同参加了当日的揭幕开馆仪式。

中国大学迁徙纪念馆主体展厅包括五个部分:抗战时期的高校内迁和战后回迁、播迁中国台湾和在台复校、建国初期的院系学科调整和院校布局调整、三线建设时期的高校外迁和回迁,以及新世纪以来的高校东扩。“於历史风雨中西迁东进,处沧海桑田间南渡北归,虽路漫漫颠跋兮飘零,然立学播种兮筚路蓝缕;看海茫茫黉宫兮沉浮,喜曲折艰难兮薪火相传,弦歌永不辍……”展厅入口陈设的《大学迁徙赋》是对大学迁徙征程的真实写照。据悉,纪念馆落成后至这次研讨会举行之前,已陆续迎来了一批批重要嘉宾,他们参观后无不充分肯定和赞赏,寄予殷切厚望。例如,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教授在参观时,谈到“中国大学迁徙纪念馆的建设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南联大旧址、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时的讲话精神,有利于发掘中国大学沉淀的充满家国情怀的精神追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教授谈到,“迁徙史研究始终要坚守历史研究的规范性要求,再现真实的历史”。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教授认为,“中国大学抗战期间的迁徙以及解放后中国大学的变迁代表了中国大学的独特历史,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大学迁徙是一个十分巧妙的切入点,尤其是关于如何理解整个中国大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与世界大学的不同”。等等。

8日上午的参观活动中,邬大光教授及团队成员如数家珍地向嘉宾和代表们介绍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谈到自己研究中国大学迁徙的初衷,邬大光教授说:“六年前在大理喜洲参观华中大学校史馆时,看到大学将自身迁徙史当作‘家史’来研究,我总觉得大学迁徙史的研究价值应不止如此,其更应该是国史的一部分,于是萌生了研究中国大学迁徙的念头。”正是这一丝念想,伴随后来的辛勤耕耘,创生了中国大学迁徙纪念馆。与会代表不禁感慨:“真是教育奇观啊”、“中国大学太不容易了”“这段历史不能淹没”……他们被一段段艰苦卓绝的迁徙记忆所感动。先辈的足迹、母校的身影、憧憬的未来,总是能拨动他们的心弦,启发他们的情思……

参观完毕,参会代表来到黄厝村民委员会芳华礼堂,参加研讨会开幕式,聆听主旨报告。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和荣教授发表致辞,对大学迁徙的重要性予以充分肯定,表示学校将大力支持此项研究和纪念馆的建设,希望其成为厦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品牌。他认为,中国近现代大学史是中华民族复兴史的缩影,迁徙史是大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后,邬大光教授向与会嘉宾和代表致谢,汇报大学迁徙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一是正在进行的基础研究工作,包括编撰“中国大学迁徙运动谱系长编”数据库、整理大学迁徙“珍贵文希”,陆续发现的葛德石《1943-1944年中国高等教育考察报告》、李约瑟《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的珍贵摄影资料。以及美国援华联合会会刊《中国新闻》绘制的战时大学迁徙示意图,首次发现《中国新闻》(1942年9月-1946年6月)有大量篇幅报道了抗战时期中国大学迁徙的内容。二是完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分别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江苏高教》等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了众多“大学迁徙” 专题论文。三是重视中国大学迁徙研究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厦门大学“中国大学迁徙研究”团队已经组建,承担了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抗战期间高校内迁研究》等课题。

大学的现存形态、文化、精神谱系究竟如何在历史洪流中被生成、塑造,成为众多大学迁徙研究者萦绕在心中挥之不去的谜题。在大会交流环节,东北大学校史馆柯莹博士以《东北大学迁徙简史及精神进化》为题,阐述了关于“东北大学的精神样貌缘起于学校军训课程、边政系的设置”的新发现。河南大学档案馆馆长王守中以《“黎明”前河南大学的南渡与北归》为题,通过档案、资料和当年亲历者的回忆文字,详细分析了河南大学南渡的原因。沈阳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国海以该校的迁徙历程为案例,讲述了大学迁徙与大学精神的传承关系。湖南理工学院廖霞博士以《三线建设时期高校迁徙的动因、路径及影响》为题,利用“中心-边缘”为核心的资源空间配置理论,对该时期72所迁徙高校的“主体-路径-格局”进行深入分析。

在随后的自由发言和讨论环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先生表示,“大学迁徙是大学争取自身发展空间的举措,大学迁徙研究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关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厦门大学研究团队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大连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德祥教授认为,“一部迁徙史,半部大学史。这彰显了大学迁徙在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突出位置。邬大光教授带领团队研究中国大学迁徙,开辟了教育研究新方向,填补了近现代高等教育史的空白,培养了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不要学校一分钱,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黄晓玫研究员表示,“中国高校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仍处在继续迁徙中,研究大学迁徙史,深挖出一些值得借鉴与反思的经验,既能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又能为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铜仁学院原校长侯长林教授认为,“大学迁徙并非大学单方面对迁徙地的经济、文化产生影响,事实上,当地的经济、文化也会进一步形塑大学发展,激生大学办学活力,这类作用是双向的、相辅相成的。”

下午,圆桌讨论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德旺图书馆9楼会议室召开。本环节以“大学迁徙研究的理论反思与实践自觉”为研讨主题,与会代表首先对邬大光教授领导的大学迁徙研究团队所取得的进展予以高度评价,指出大学迁徙研究是中国高等教育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拓展了高等教育历史研究的内容,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大学实践具有启发意义。随后,参会代表聚焦大学迁徙研究的现实批判、理论反思、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

与会学者们认为,大学迁徙研究由于尚处于起始阶段,仍具有进一步深入探索的研究空间。在资料整理上,要兼顾国内与国际双重视野,对珍贵文希、甚至迁徙相关的建筑要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护,做好基础史料的汇编工作;在方法取向上,要兼顾宏观与微观视野,大学迁徙研究的基本框架已经构建起来,但需要进一步细化,如迁徙人物口述史专题、迁徙中的社会融入专题、迁徙中的教学改革专题,迁徙中的大学精神专题,等等;在内容拓展上,要具有经典与边缘视野,不仅要关注“战时内迁、院系调整、三线建设”为代表的主要阶段迁徙,也要研究包括新中国成立前“党办大学”的迁徙活动、播迁中国台湾和在台复校的始末、新时期大学组织的空间流动等话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研究结果进行阶段性反思,为后续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广东开放大学原党委书记、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罗海鸥作大会总结。他说,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人类每一次大的进步,都是重新回到原点进行思考,吸取智慧,然后再岀发的过程。这就是不忘初心。这届研讨会求真务实、精短高效、别开生面。如让博士生主持开幕式和各场研讨。他提出三点感受和期望。一是超越历史,关照时代。开展对中国大学迁徙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有利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增强文化自信,将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变、创新性发展,建设一流的大学文化,滋养更高质量的人才;二是超越个体,关照群体。大学迁徙是有关高校校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展现的精神气象充分体现了大学精神和历史传统。邬大光教授领导的团队致力于整体大学迁徙史的研究,并从立德树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等视角出发,试图总结中国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普遍经验和历史规律,很让人期待;三是超越当前,目及长远。未来要从研究选题、队伍建设、数字化、协同创新等方面进行擘画,凝聚若干一流大学、全国专家学者和各界有识之士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大学迁徙历史研究,推动大学迁徒纪念馆向大学迁徙博物馆的转型。

作者:屈西西姜嘉伟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