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青島 - 國際日報

青岛宣传 | 我们为何那么爱玩“谐音梗”? 发布日期:2024/6/13 来源: 打印

送孩子参加大考,身穿旗袍寓意“旗开得胜”,手拿向日葵代表“一举夺魁(葵)”,穿绿色衣服希望“一路绿灯”;在端午节,人们又玩转“粽”字;最近,中华东方相手蟹成为网红新宠物,原因是谐音“相守蟹”……

1.jpeg

今年高考时,在青岛第五十八中考场外候考的家长  韩星 摄

从古代大量见于文学作品,到如今席卷网络,融入日常生活,“谐音梗”之风一路刮到今天,风头愈发强劲。“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谐音梗”往往让人产生幽默的情绪体验,撩拨着一茬又一茬的网友。

好的“谐音梗”会令人会心一笑,但不少谐音“烂梗”的出现,时常造成误导,引发大家反感,还易消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人们期待“谐”而不“邪”。

“谐音梗”,一般是利用不同词语在发音上的相似性,通过替换原有词,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古人早已将“谐音梗”玩得炉火纯青,创造了许多吉利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现象。

“讨口彩”,讲究生活美好寓意。宋人在过新年的时候,习惯用柏枝、柿子和柑橘供奉,谐音“百事吉”。如今,日常打碎了碗盘,人们还会说句“碎碎平安”,过年吃鱼称“年年有鱼”,倒贴福字寓意“福到了”,新人结婚一定要有“枣生桂子”。谐音也催生了一些寓意美好的视觉艺术,如年画中,有红色锦鲤、莲花组成的“连年有余”,蝙蝠、鹿、寿桃和喜鹊画表达了“福禄寿喜”的寓意。

2.jpeg

“莲年有余”年画

含蓄内敛,体现传统审美意趣。

中国文学艺术崇尚“文隐深蔚,余味曲包”,如《诗经》中的“摽有梅,其实七兮”,就借用了“梅”和“媒”的谐音,催促男孩们求娶。古典名著《红楼梦》中,许多人名都是谐音,如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等。在唐宋诗词中,“谐音梗”也有很多,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中以“晴”代“情”;还常以“丝”谐“思”,以“莲”谐“怜”。如以“柳”谐“留”,从“客舍青青柳色新”到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的“柳枝送别”,柳既象征着绿意春色,也寄托了万般不舍的思绪。

一些古村古宅中,还用谐音隐藏着家风家训,如巧用石头布置,告诫后人“脚踏‘石’地”,雕刻“狮蛇图”寓意“施舍”,希望子孙后代做个仁慈博爱、乐善好施的人。

现代人热衷玩“谐音梗”,网络时代加快传播,有些成为“电子布洛芬”。

制造幽默和戏谑的效果。

心理学中失谐理论认为,原本期待与实际信息的冲突失谐,就是幽默感的由来,“谐音梗”靠的就是一音两义的意料之外。像“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等很多歇后语就自带喜感。进入网络时代,人们的语言观念更加开放,稀饭、虾米、鸭梨山大、集美、耗子尾汁、举个栗子、照骗等层出不穷,还有的结合了英文单词的发音,如“半tour废”“Book思议”“duck不必”等,甚至还广泛应用于脑筋急转弯,让人脑洞大开。

现代的职场人,从寓意“有财发”的油菜花到别名“禁止焦虑”的整串带杆小米蕉,或在办公室中张贴“禁止蕉绿”的卡片,摆放“放青松”的桌面绿植、“万事不南”的小南瓜……恰到好处的谐音幽默,成为上班族的“电子布洛芬”,缓解了年轻人的焦虑,满足了情绪价值。有时抛出个“谐音梗”如同对暗号,对方听懂了,就会有“自己人”的感觉,瞬间拉近彼此心灵距离。

名称“接地气”,文案“聚人气”。

一些政务服务也玩起“谐音梗”,如“浙里办”“粤省事”“新湘事成”等,拉近了和市民之间的距离,提升了暖度,获得了大量点赞。另外,“谐音梗”还成为市场营销的手段,一些“谐音梗式文案”,不时引起一波互联网讨论,吸引了眼球,赢得了流量。

有趣的“谐音梗”也是一种语言艺术。谐音作为修辞手法,将“声”与“形”、“声”与“心”巧妙地融为一体,增强了汉语的生动性、感染力和艺术感,成为中华民族别具特色的语言文化。但随着使用谐音词的主体渐趋多元、场景更加丰富、频率越来越高、更新迭代加速,导致了一些非理性使用谐音词的现象频现,引起公众讨论和担忧。

3.png

商家推出的“一举高粽”主题粽子礼盒

比如,一味生搬硬套。关于端午节期间满大街的“粽”字“谐音梗”,有业内人士认为,用得好的品牌并不多,如“肆意放‘粽’,奔赴山海”,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把粽子撒进海里;而“换‘粽’方式”之类的表达更是生硬无趣。其实,营销文案不一定非用“谐音梗”,端午节有很多元素可以借力,比如龙舟、竞赛、艾草、五彩丝线等。

比如,带有歧视色彩。曾有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将尺码表上标着女装尺码S对应“瘦”,M对应“美”,L对应“烂”,XL对应“稀烂”,XXL对应“稀巴烂”,此类低俗的“谐音梗”,招来网友的批评,弄巧成拙。这也告诉我们,言辞的精髓不能被粗俗的笑料所掩盖,良好的沟通才是语言的内核。

比如,玩得过于出格。为求新奇好玩,明显违反公序良俗、背弃道德法则的谐音词也时常出现,如曾有餐厅取名“饭醉团伙”“天天要饭”等。在一些广告中,“谐音梗”的创意也很多,有的只为追求轰动效应,引人反感。

显然,过于追求新奇独特、标新立异,或传递负面情绪,有悖“谐音梗”使用初衷。

非理性使用“谐音梗”不仅破坏了汉字之美,还容易产生误解,人们期待一些表达“改‘谐’归正”,调侃有度,净化语言环境。

做“无法吹走的一只蝴蝶”。有人担忧,一些谐音“烂梗”会成为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垃圾食品”,甚至会对其以后学习知识造成干扰,尤其是对汉字和传统文化产生误解,甚至引发“文字失语症”。此前有报道,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把“栓Q”写进了作文。类似现象并不少见,还有的作文中用“鸭”代替“呀”,叹气词用“害”而不用“唉”。

4.jpeg

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很有必要

为此,有学校专门召开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大风可以吹起一只气球,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青少年不要做随风飘荡的气球,要做有思考力、有判断力的蝴蝶,要有度“玩梗”,坚持正确读、写、思,做好语言的“水土涵养”。

其实,不只青少年,很多成年人也容易成为跟风的“气球”,如520“谐音节日”也给很多人带来了负担,引发大家对“该不该过”的思考。面对家长们的花式送考,也有人呼吁,表达祝福要适度,要照顾孩子的情绪,别给他们增加压力。

在语言的严谨和“生态多样性”中找到平衡。“语言酷爱歧义,它们热烈地追求着歧义。”或许“谐音梗”正是一种美好的“歧义”,而真正的妙趣却是“亦庄亦谐”,谐而有度。


一些脱口秀等喜剧综艺节目,也开始嫌弃“谐音梗”了。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谐音梗”制造起来太容易了,因为它是依靠谐音带来笑点,并没有复杂的思考逻辑,而更高级的幽默往往离不开逻辑支撑。

在网络上,社交媒体也依据我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等,不断净化网络生态,对利用谐音词、变体字等“错别字”发布、传播不良信息的违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

从古至今,从线下到线上,“谐音梗”是语言文化海洋里一朵俏皮的浪花。一些无趣或庸俗的会很快消失,那些璀璨而深刻的才更具生命力。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让我们在会心一笑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作者:和声 于欣雨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