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青島 - 國際日報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听青岛这些时代的先锋奋斗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4/5/1 来源: 打印


时代的先锋奋斗的故事

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工人先锋号获得者分享岗位一线“幕后”点滴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

4月30日上午,青岛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平时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他们中,有扎根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也有穿梭在街头巷尾的快递小哥;有引领科技前沿的高新技术专家,也有奔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基层工作者。他们是青岛无数耕耘者、建设者、奉献者的代表和缩影,他们将满腔热血和聪明才智挥洒在岗位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了无悔的奋斗足迹。

会上,三位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工人先锋号获得者代表,讲述了他们在各自岗位挥洒汗水、在各个领域施展才华、在各条战线建功立业的奋斗故事。

“十年磨一剑”攻克无水染色技术

“实现‘从0到1’的突破,靠的是‘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和‘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会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即发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王健讲述了他带领团队攻克纺织业无水染色技术的故事。

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是一项颠覆性的绿色环保染色技术。上世纪90年代,国内多家单位也曾开展过研究,都未取得产业化突破。2014年,王健受命组建研发团队。十年间,他带领团队潜心钻研,先后进行了上万次生产实验。

“技术交流微信群里,经常半夜收到一连串消息,那是王健又想到了新方案、新思路。”团队成员受到王健的鼓舞,大家齐心协力一关关地闯、一步步探索,攻克了多项难关,最终在2021年6月建成一整套产业化装备,并一次性试车成功。

目前,无水染色产业化示范线年产规模达到1000吨,从传统水染8至12小时缩短至如今3至4小时,整个过程不用一滴水,每吨棉织物可节约用水超过150吨,总体技术水平一直保持国际领先,被国际纺联授予“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奖”,先后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1件、欧美和日本发明专利各1件,为助推纺织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匠心设计叫响青岛制造品牌

工业设计是创新链的起点、价值链的源头,小到一支铅笔,大到一架飞机,无不渗透着“设计”二字。

自1997年大学毕业加入海信以来,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主任王涤非就投身于中国家电产品的设计创新工作之中。

“做有意义的设计、做有价值的创新,通过杰出的设计创新助推民族品牌崛起。”这是王涤非从业20多年的信念。他不断洞察用户、洞察市场,设计出很多充满创新性又能够解决用户使用场景需求的产品,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认可,数十次获得德国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中国专利设计金奖、中华设计奖等国际、国家级奖项。

“一个好的产品仅有好的设计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研发、制造等各环节的不断接力,才能让产品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走向市场,走进千家万户。这个过程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产业工人队伍。”王涤非说,目前海信已培养出一大批齐鲁工匠、青岛大工匠、特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他们不断为企业发展和产业振兴添砖加瓦,推动中国企业、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海上先锋”为港口物流保驾护航

从来到青岛港成为轮驳公司的一名实习水手开始,许效志就下定了扎根海港、立志成才的决心。他扑下身子、脚踏实地,磨砺本领、勇挑重担,成长为青岛港轮驳有限公司“寰宇六号”拖轮班班长,带领班组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寰宇六号”拖轮班荣获2024年山东省工人先锋号。“冲得上、拿得下,拖不垮、打不烂”的“海上先锋”精神,早已烙印在每一名轮驳船员的血液里。

“寰宇六号”轮是港口拖轮的旗舰,从事着大船靠离泊作业,既是港口装卸生产的第一道环节,也是最后一道环节,对于安全、效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多年来,“寰宇六号”轮参与“企鹅号FPSO”倾斜试验和启航等重点作业40余次。作为青岛海上抢险救助的重要力量,班组面对海上突发状况,总是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到位、第一时间救助,先后参与海上抢险救助任务30余次。在“交响乐”轮溢油、“阿佐伊”轮搁浅等多项抢险救助任务中表现突出,用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彰显使命担当。(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佳旎)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