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大埔乡情

大埔:營商促實力提檔 贏商助發展進位 发布日期:2023/9/9 来源:國際日報 打印

大埔縣城工業社區內,製造業發展如火如荼。餘灝 攝 

 

位於西河鎮的油茶種植基地,油茶樹,織成綠色地毯。受訪者供圖。

 

西河鎮北塘村葡萄種植採摘基地內瓜果飄香。陳澤銘 攝

 

 

吉玉陶瓷的員工正在操作先進陶瓷製作機械。陳澤銘 攝

 

 

8月,走進梅州市大埔縣,一邊是青山環繞著綠水,空氣中瓜果飄香;另一邊是發展步伐不停歇,重點專案建設如火如荼,營商環境日益優化……

作為廣東省首個被認定的原中央蘇區縣,今日的大埔把蘇區精神轉化為接續奮鬥的動力與實際行動,把政策紅利轉化為振興發展成果。

乘著廣東省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東風,大埔縣緊扣自身實際,狠抓發展第一要務,全面激發內生動力,堅持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樹牢發展思維、產出思維,推動全縣經濟企穩回升向好發展。

 

提高服務效率

公佈877個“極簡辦”事項清單

“從申辦到完成審批、放款、過戶、辦證,不到6天就完成,比以往縮短了一半以上的時間,效率特別高,大大方便了我們。”不久前,在大埔縣政務服務中心,市民胡振元拿到新鮮出爐的“不動產權證書”,開心地點了個贊。這是梅州首筆“帶押過戶”房產交易的場景。

實現不動產交易從“一窗受理”到“一窗辦理”,得益於大埔縣政數局、大埔稅務部門、大埔縣自然資源局(不動產中心)、大埔縣公有房屋和保障性住房服務中心等部門深化合作。

因涉及部門間的資料流轉,以前市民到政務中心辦理不動產交易流程較繁瑣,往往無法一窗辦理辦結,納稅人需要在“多個政務窗口來回跑動”,耗時費力。

如今,當地將窗口整合到一起,實現房產交易事項一窗辦理,當場受理、即時辦結。市民辦證時間縮短至3小時內,大大減少了交易時間。

記者在大埔縣政務服務中心看到,大廳的各個入口和辦事窗口均放置了相應的辦事指南二維碼。前來辦事的群眾只需掃描二維碼,便能看到專區事項的所有資訊,根據材料清單,市民們不僅可以在窗口上實現即來即辦、一件事一次辦,還可以直接在網上自助辦理。

當地通過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簽名、電子材料及表單等電子化應用、告知承諾和容缺受理服務模式,力推政務服務“極簡審批”甚至“零審批”,真正讓企業群眾辦事更快、更順、更省心。

今年以來,大埔深入開展“轉作風、提效能、抓落實、促發展”主題活動,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聚焦做優行政審批事項“兩個100%”工作,大埔縣持續圍繞“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推進“極簡審批”,開啟辦事“快通道”。

據大埔縣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業務統籌與審批協調股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企業全生命週期及惠企服務,當地在商事登記、工程建設專案、不動產登記、高頻民生服務等四個主要領域推進“極簡審批”改革。不僅如此,大埔大力推行審批服務“極簡辦”,事權部門圍繞企業群眾辦事需求,梳理公佈縣級首批877個“極簡辦”事項清單。

為了讓“極簡審批”落地落實,大埔縣還通過智慧監管、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組建政務服務監督員隊伍等方式,排查梳理“極簡審批”推進的“難點痛點堵點”,共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大埔高質量發展。

以企業之穩支撐經濟之進。大埔持續推進千名幹部掛千企,開展“3+5”服務專項行動,真心實意關心愛護企業成長,把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家人,讓問題解決在一線、政策落實在一線。

以服務之效破解企業之難。大埔著眼全流程開展並聯審批,扎實推進“一網通辦”“一件事一次辦”“跨域通辦”“園區拿地即開工”,推動助企紓困政策網上申辦,甚至“免申即享”,切實提高政務服務效率。

 

重視培育新業態

不斷打通資源要素流動通道

今年3月,大埔縣百侯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掛牌成立。該專案按照市一級研學營地標準,新建標準七人制足球場、生態停車場、教師公寓、學生公寓、餐廳、禮堂、多個主題學習館以及戶外綜合實踐基地。

百侯研學基地負責人黃祁忠介紹,依託大埔縣紅色蘇區的地緣優勢和百侯鎮深厚的人文底蘊,營地劃分為勞動實踐教育區、愛國主義教育區、特色非遺實踐區和客家傳統特色民居教育認知區等實踐區域,開設古建築研學、非遺文化教育、紅色研學和勞動實踐教育等課程,培養學生愛國愛鄉的家國情懷和綜合實踐動手能力。“開業至今,營地吸引了一批批學生。”黃祁忠說。

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大埔注重打通資源要素流動通道,實現生產要素城鄉區域間暢通流動。

以文旅為發力點,當地重視培育新業態。目前,大埔形成了百侯名鎮(4A級景區)、坪山梯田(3A級景區)、張弼士故居(3A級景區)等多個以傳統村落為載體的3A級、4A級景區。依託閒置的祠堂、書院等資源,植入新型產業,啟動傳統村落再生,全方位展現中國傳統村落獨特價值、豐富內涵和文化魅力。

大埔縣成功入選2023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縣,獲中央補助資金4500萬元。

事實上,鄉鎮是連接縣城和鄉村的節點,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載體。“百千萬工程”在增強綜合服務功能、建設美麗圩鎮、建強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三個方面提出要充分發揮鄉鎮連接城市與農村的節點和紐帶作用,建設成為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促進鄉村振興、推動城鄉融合。

8月,西河鎮北塘村葡萄種植採摘基地,瓜果飄香,遊人如織。基地裏,一串串葡萄沉甸甸地掛在藤蔓上,鮮甜可口的西瓜臥躺在蔓葉間。遊客提著小籃、手握剪刀,在大棚內穿梭,挑選看中的葡萄、西瓜進行採摘。

據基地負責人陳運生介紹,基地占地約32畝,主要種植葡萄和西瓜。今年葡萄是第二年掛果,畝產量約2000斤,銷售價格約為15元/斤。目前,北塘村正以該基地為試點,以點帶面引進更多企業前來發展休閒觀光採摘農業。

不僅如此,用好北塘村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北塘鄉村旅遊區被批准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等發展機遇,西河鎮以農文旅為發力點,以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北塘村、漳北村為兩翼,以張弼士故居旅遊區為核心,以文化旅遊產業為紐帶,創新“以藝活村、以景旺村、以宿帶村”的發展模式,加快推動以產業振興為重點的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增強農村內生動能、發展活力,力促“一產”接二連三深度融合。

 

聚焦產業興旺

首批20名“產業村長”正式上崗

繞過蜿蜒的山路,記者一行人來到銀江鎮靈芝種植基地,一排排靈芝已經破土而出,在斑駁的樹影下顯得生機勃勃。

靈芝在民間被稱為“仙草”“瑞草”,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大埔山地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植被多樣,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條件適宜靈芝的生長。四五年前,大埔縣綠仙農林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謝志偉在山上試種了靈芝,“當時看中了大埔優越的自然環境,且野外自然生長的靈芝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質高。”

這幾年,謝志偉不斷改進靈芝種植技術,先在車間製作培養菌包,待靈芝菌包培養成熟後運往山林入土栽培。如今,他的靈芝種植基地共種植了400畝靈芝,每畝曬出幹靈芝30斤左右,預計年產值幾百萬元。“我們的產品包括靈芝整朵、靈芝茶、靈芝片、靈芝孢子粉、靈芝粉等,收益很可觀。”謝志偉說。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當下,大埔縣正牢牢抓住鄉村產業振興這個“牛鼻子”,發展特色產業,助農增收。在這個過程中,當地湧現出一批“愛農村、懂農業、熟市場、會經營”的帶頭人。

7月3日,大埔縣“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工作推進會召開,會上舉行了“產業村長”聘書發放儀式,標誌著大埔縣第一批20名“產業村長”正式上崗。“產業村長”將帶領村民在探索鄉村產業發展的道路上前行。

謝志偉便是首批“產業村長”之一。在推進林下靈芝種植產業發展的進程中,他還帶動30多名村民參與靈芝種植,為農戶們傳播種植技術。望著基地長勢喜人的靈芝,謝志偉忍不住感慨:“這都是我的寶。”

在大埔縣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當地提出要推行“產業村長”,建設產業社區,探索“村村聯合、資源連體、產業連片、利益連戶”產業模式,打造蜜柚、茶葉、絲苗米、預製菜等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壯大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力爭年底全縣245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10萬元。

接下來,大埔將推動鎮域經濟與園區經濟協同高效聯動,加快高陂光德桃源陶瓷產業、百侯文化旅遊業、西河現代農業、楓朗茶葉產業、湖寮蜜柚產業等專業鎮特色鎮建設,激發鎮域經濟發展活力;突出富民興村,著力打造湖寮鎮莒村村、百侯鎮侯南村、楓朗鎮大埔角村、三河鎮匯城村等10個示範村;持續抓好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圍繞“修好路、多種樹,強清拆、管風貌”的思路,集中資源、分批分類打造亮點看點,逐步形成點上出彩、線上靚麗、面上整潔的城鄉面貌。


    24小时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

    图片新闻

國際日報 (International Daily News)版權所有. 提醒: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國際日報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0323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2353001  X公網安備 450103024350154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X)字003號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